Search

獨輪車小子

  • Share this:

我還是新手爸爸的時候,

無法控制孩子怪異又特殊的行為,

有時候,什麼事情也不能做,

只是靜靜在一旁看著他,

就怕有什麼風吹草動又要引發一場衝突,

.

我感受不到他內心想要表達什麼,

他那被囚禁的靈魂與可愛又討喜的外表

形成強烈的對比,

心中無限感概!

.

為什麼如此有氣質的孩子,

卻藏著一顆讓人無法捉模的心,

我和孩子互動品質

甚至比我們隨便養的一隻小狗還不如,

.

如果連我都無法和孩子溝通,

那麼就算他進入到學校的團體生活,

又能進步多少?

.

我憑什麼能夠要求人家多關心我的孩子,

多用心教導我的孩子。

.

從接受早期療育以來,

我們都會密切觀察孩子是否有進步,

到後來之所以會決定乾脆自己來教,

倒也不是因為我特別勤奮,

而是我看不到傳統治療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?

.

我決定不假手於他人了!

治療的用意並不是只有交給別人來教,

然後自己等著來驗收成果,

這實在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,

.

所謂的治療應該是融入生活,

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小細節就要開始做起了。

.

我們要避免「治療」

盡量不要淪落到只會照本宣科,

或是變成枯燥乏味的例行常事,

否則會無法長久,會做不下去,

因此選擇訓練的活動都需要符合幾個要求:

(1).必須是好玩,而且耐玩。

(2).能幫助刺激大腦連續的反應。

(3).一旦孩子從事這樣的活動,

就不能隨便分心,

只要分心,就會受傷。

.

我尤其重視「眼睛」這個部份,

因為孩子【連看,都不看一眼】的特性,

面對未來的人生,

勢必將會遭受到許多不必要誤解與冤情,

.

所以我會花很多時間

讓孩子從事需要眼睛專注力的活動,

.

後來我發現一天24小時當中,

孩子在玩、在運動的訓練,

往往是最專注,最有意義的時間,

.

至少這段時間,

我可以確定他的眼神不會空洞,

也不會亂飄,

久而久之他就會慢慢習慣做任何事情,

視線都必須要保持專注,

這樣一來學習的狀況自然就會改善,

.

從過去的游泳、直排輪、腳踏車...訓練項目,

大致都符合這樣的特點,

先由簡單的方式入門,

日積月累練習到後來,隨著孩子技巧的成熟,

一點一滴慢慢調高困難度,

在這些練習過程之中,

就會發現孩子和我們的互動品質會一直在進步。

.

這一路做下來也好幾年了,

人終究只是人,不是聖人,

只要做相同的事情,

做久了,總不免會出現倦怠感,

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,

慢慢喪失當初原有的熱忱,

.

在沒有衝勁、新鮮感之後,

往往會開始朝向負面的方向去想,

好像再怎麼訓練,

孩子還不是一樣是自閉症!

.

曾經我也是有活力、有雄心壯志的家長,

但是也一樣要面對疲憊、倦怠的窘境,

正值沒有動力的階段,

有一回無意間發現路上有人在騎獨輪車,

這項運動在台灣算是很罕見的,

印象中好像只有在電視上看過而已,

.

現在它就出現在我眼前,

不但把我的目光給吸引住,

那一瞬間

也把我心中快熄滅的熱血給點燃了。

.

任誰看一眼都會知道「獨輪車」

並不是那麼容易學的東西,

這需要極大的專注力與絕佳的平衡感才行,

.

我會燃起鬥志的原因是...

根據我過去訓練孩子的經驗,

我又找到了比直排輪、腳踏車更具備...

讓自閉兒眼睛可以專注的工具了!

這樣簡單的事情就足以讓我感到興奮無比。

.

站在父親的立場來看孩子教養的問題,

我覺得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,

不能像溫室裡的花朵,

經不起風吹雨打,

.

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抗壓性,

學習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東西,

讓孩子去體會挫折與失敗所帶來的歷練與茁壯,

這是必須的。

.

「獨輪車」除了是挑戰自我極限,

其實也算是磨練性情的好工具,

我相信任何人只要能夠學會這項技能,

都可以產生很大的自信心,

.

會看到人生未來的挑戰更有希望,

就這樣想著、想著.....

隔天我就訂購了一台獨輪車,

如往常過去學習的模式,

我ㄧ開始也不會騎,不過沒關係,

可以先做功課,

上網搜尋相關的教學影片,

具備一些獨輪車基本概念後,

才開始陪著孩子練習。

.

第一步先學習…怎麼坐上去,

然後練習上車、下車的動作,

試著扶著欄杆或牆壁讓自己前進,

.

幾天下來,

我邊學邊修正他的姿勢,

發現技巧性的東西,

是沒有辦法光靠嘴巴講一講就讓孩子學會,

.

我也很好奇,

獨輪車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學會?

據我查到的資料所知,

一般教練在教國小的學生,

每天努力練習,不要怕摔,

大概花1~2個星期左右就可以騎前進了;

.

怕摔的人如果每天也願意花一些時間,

扶著欄杆或是牆壁,坐在獨輪車的椅子上面,

坐個1~2個月之後,也都可以學會騎。

.

這段文字讓人看起來,

其實獨輪車好像也不是很難學嘛!

.

我繼續陪孩子練習,

幾天之後怎麼覺得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,

即使我牽著他,他也找不到可以平衡的點,

一直不斷摔車,摔久了,受傷了,

心情就會不好,接著又會發脾氣,

越練習越挫折,他不想學了。

.

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態度也是可以理解的,

畢竟我還是外行人,不會騎獨輪車,

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痛苦點在什麼地方,

只憑著目視的感覺來教孩子,

這樣很容易形成盲點,

.

看著孩子一直生氣,

也開始動搖到我的信心。

.

該如何解決?

很簡單,就是我另外再訂一台,

我也來試試看摔個幾天是什麼感覺?

.

至少我應該要先體會一下

運動傷害在什麼地方,

沒親自長時間練習,只是光是用看的,

還真的不容易懂得技巧要怎麼掌握。

.

剛練習的那幾天,大腿內側會很酸痛,

初學者的用力點會是在大腿,

因為下半身需要很大的力氣

才能維持上半身的體重及平衡,

.

我在了解孩子的痛苦點,

還有常會摔倒的姿勢之後,

就可以盡量去排除、避免這樣事情發生,

我多示範一些標準動作給孩子看,

孩子抗拒學習的態度就會改善了。

.

只要肯確實花時間、花心思去練習,

抱著不可能學不會的精神,

兩個星期苦練之後,

我學會騎了,

.

而孩子親眼看到我可以騎前進之後,

他的信心也大增起來,

開始不需要我牽著他騎了,

他願意自己來嘗試看看,

.

就算跌倒了,也無所謂,

有親眼看見怎麼騎,

跟沒親眼看見的學習態度,

果然是不一樣的!

幾天之後,他也學會了。

.

隨著他的技巧越來越好,

我也會發明一些新的招式讓他來挑戰,

我們喜歡這樣玩,

練習的場地也由室內移到室外,

再到溜冰場、公園、馬路,

.

每一天騎的距離也從短短的幾公尺,

漸漸拉到幾公里,

畢竟這是一項冷門的運動,

一般正常人不會想玩這種東西,

所以只要我陪孩子到外面騎,

總不免會聽到一些驚嘆聲!

就像當初我第一次看到別人騎的感覺一樣。

.

沒有人喜歡一輩子被人歧視或是瞧不起,

每個生命無論殘缺與否,

都需要受到尊重,

.

自閉兒受限於不懂得自我表達,

在與同儕相處互動之中,

往往只會得到傷害,

為什麼自閉兒就只能一直扮演著弱勢的角色?

.

身為父親的我,

又何嘗忍心眼睜睜....

看著孩子必須這樣度過他的童年,

.

即使有些事情無法改變,

我也要讓他得到一個人該有的自信,

可以挺起胸膛、抬起頭來走出去,

.

我選擇走別人不敢走的路,

做別人不敢做的事,

.

是的!

我承認這必須要…付出相當的代價,

才能讓他得到一個人最基本該受到的尊重。

.

在尋找感覺與存在的旅途中,很奇妙!

因為孩子的不理人,

所以我們的情感將會更加豐富,

.

因為孩子的學習狀況不佳,

所以我們將會學會更多事情,

用寬廣的視野來看這個世界。

.

障礙,不但不會將我們擊倒,

反而是激勵我們更加茁壯!

.

傑爸長期研究自閉兒,

我用24小時的時間來淬鍊,

十年的時間來觀察、訓練、反省、再精進,

.

除了希望....

能給社會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新觀點,

也希望給身心障礙家庭帶來一絲絲的希望,

.

我最常說的一句話:「永不放棄」!

本篇獻給....

身為全世界一份子的你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筆者隨著幼兒的誕生開始記錄,並且實行零歲教育,不料老天爺卻開了一個大玩笑!孩子在三歲被醫師診斷是重度自閉症,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從天堂掉到地獄,筆著從不知所措到解決問題,這些過程中充滿了期待、迷惘、無助、絕望、堅強、感動.... 多年來傑爸親自進入校園宣導,除了是正確宣導社會上所不知道的自閉症,改變社會上對自閉症的誤解之外,也是分享教育自閉兒方法、生活實用技巧、家長的心路歷程、對生命的探討、父親的實際作為、將不可能轉化成無限可能........
演講邀約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